書畫拍賣的精品 徐悲鴻以絢麗顏彩繪製美善與純真
徐悲鴻(1895-1953)是一位中西藝術都擅長的書畫大師,也是著名的美術教育家。他自幼出身於農村,雖然家境清貧,卻有遠大的志向。徐悲鴻的父親徐達章在村塾教書,對花鳥、人物畫略有心得,他讓徐悲鴻4歲起就開始在家塾讀書,耳濡目染之下,徐悲鴻自幼對書畫產生興趣。在鄉村農忙時,他也能兼事耕作,貧苦的生活,也因此從小練就了勤勞克儉的性格。
刻苦創作 成作不凡的畫作
1915年,徐悲鴻20歲時,第二次來到上海,在友人的幫助下刻苦創作,也到夜校學習法文。當時他曾經畫了一匹馬,寄給「審美書館」館長高劍父,高劍父的弟弟高奇峰十分讚賞徐悲鴻。1917年徐悲鴻赴日本東京研究美術,同年秋天返回北京後,應北大校長蔡元培之邀,擔任北京大學畫法研究會導師。1919年赴法國留學,徐悲鴻在著名畫家達仰的的畫室學習素描;1921年赴德國,到畫家康普的畫室學習。
徐悲鴻不但擅長中國傳統繪畫,對油畫、素描亦有極高的造詣。他的畫作充滿激情與浪漫的氣息。尤其,他對畫馬情有獨鍾,一生中所繪的馬,無論肌肉、骨骼以及神情動態,無不筆墨酣暢,具有奔放處不狂狷、精微處不瑣屑的特性,歷來少有人能過之。
駿馬奔放灑脫 姿態萬千
在當代繪畫史上,徐悲鴻的馬可謂獨步畫壇,無人能與之相抗衡。他成功融合中西方繪畫技法,在作畫時,暈染總是能按照馬的形體結構來施加,因此墨色濃淡有致,既表現了馬的形體,又不影響墨色的韻味。徐悲鴻的潑墨寫意兼工,往往能塑造馬的千姿百態,他能畫倜儻灑脫的馬,也能勾勒奔騰跳躍、回首長嘶,或騰空而起、四蹄生煙的馬,他筆下的馬,既有西方繪畫的造型,又有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寫意,融中西之長於一爐,讓人由衷敬佩。
在近年舉辦的各式書畫拍賣會上,徐悲鴻的畫作總是能有很好的表現,也成為各方爭相收購、鑑藏與流傳的精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