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於「聖旨」的那些事
「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……」,在中國宮廷劇中,太監手捧皇綾、宣讀聖旨幾乎是標配的場景。隨著劇集的流行,聖旨的收藏也蔚為風潮,透過其上記載的不同事件,似乎可以帶領藏家穿越時空,回到特定的朝代,參與一段又一段的人生故事。而除了形制與文字紀錄外,關於聖旨還有什麼有趣的小知識呢?
圖片來源:崇雅堂
作為古代公文的聖旨
帝王佈告臣民、委任官吏、冊封宗室、表彰功德、告諭外邦等的專用文書,即為俗稱的「聖旨」。根據命令的性質及擬旨、宣旨的機構不同而有相異的名稱,常見的有詔書、誥命、敕令等等,因此「聖旨」一詞也為通稱。聖旨形式發源於商周、規制於秦漢、發展於唐宋、完善於明清,現存以明清聖旨數量最多。
圖片來源:崇雅堂
深受誤解的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
「奉天承運,皇帝詔曰」為現今多數人最常聽聞的聖旨開頭,但此用法並非中國千年一貫的傳統,而是由明太祖朱元璋首創。因朱元璋出身農民,為彰顯身居皇位的合法性,便以「天命」加身,自詡為遵從上天意旨的皇帝。因此,正確的斷句應為「奉天承運皇帝,詔曰」,白話翻譯為「奉上天之命承世運之道的皇帝下詔書說」。
此外,根據不同的頒布目的及對象,聖旨也不只有「詔曰」,另有「制曰」、「敕曰」等。「詔曰」主要指需詔告天下的重大政事;「制曰」只用於宣示百官,並不下達百姓;而「敕曰」則為皇帝給官員加官晉爵時的勸戒之用。
「聖旨」沒有固定形式,每個朝代有不同用語,甚至同一朝代不同皇帝便有不同用法。然而,始用於明代的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卻被沿用至清代,因此,若在清代宮廷劇中聽到此句是符合史實的。
圖片來源:崇雅堂
頒布聖旨的重重關卡
古裝劇中,我們常只聽得太監高呼「奉天承運皇帝詔曰」之聲,卻不見聖旨由頒布至領旨的詳細過程畫面,這皆是因為頒布聖旨的過程實在太繁瑣了!以清代為例,在頒布重大詔令前,需由工部、禮部先在天安門前搭設「宣詔台」、「龍亭」等。頒旨當日,皇帝會在太和殿召集百官,由大學士手捧聖旨交予禮部堂官。在鸞儀衛護送下,禮部堂官會將聖旨放於龍亭中,接受百官的三叩首之禮,之後鸞儀衛再將放有聖旨的龍亭迎至天安門城樓上。至此,宣詔官才能取出聖旨宣讀。最後,百官再行三拜九叩之禮。
因詔令要下達百姓,因此宣讀完畢會交由禮部,鐫刻後再頒行全國,在此過程亦有一套複雜且嚴謹的形式。例如,除了頒詔官不得延誤之外,文武官員也要穿朝服跪迎、百姓需伏道旁等候等等。
假傳聖旨?難上加難
受劇情影響的我們,是否曾以為「假傳聖旨」是稀鬆平常、輕而易舉之事?事實上,假傳聖旨之難不在於想不想,而在於做不做得到。以清代為例,製作聖旨的材料多為絲織物中最精緻高檔的「織錦」,或緻密厚實的斜紋「綾」,且根據聖旨性質有單色與多色拼接之分,不僅材料取得不易,複雜的製作樣式也讓造假者無從下手。
此外,製作過程中會有負責人監督把控,參與製作之人也會詳實紀錄,若出差錯或紕漏,負責人與參與者可能遭受重罰,由此保障了製作過程的謹嚴周密。
最有趣的一點是,不是現代人才有防偽作法,古代聖旨製作也有防偽意識。在聖旨首尾兩端都織有頭尾相對的兩條升降銀龍,繡工精細生動。此外,聖旨的布料上皆佈滿如浮水印般、提花織成的圖樣,聖旨上的文字甚至會要求必須寫在固定位置。由此可見,偽造難度不是一般的高。在收藏時,不妨也找找看有沒有這些防偽機制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