藝術無關東西:20世紀初名噪一時的藝術家—周廷旭
在20世紀初的中國藝術界,周廷旭是個不可忽視的名字。他是胡適的知交,著名教授溫源寧也曾在其著作《不夠知己》道:「如果中國什麼時候還有藝術家的話,那麼,周先生就會是這一個。」他是位銀行家,卻擁有一個藝術家的靈魂和本質上的單純。他和世界的接觸,是赤裸的直接接觸,是透過他的藝術媒介來看一切,他小心翼翼地保持這種媒介的純潔和透明,以免物質利益的次要考慮歪曲了世界的景象。
周廷旭1903年出生於廈門鼓浪嶼的一個茶商望族,其父親周之楨是閩南地區頗具聲望的牧師兼基督教青年會主席,與孫中山和蔣介石交情甚篤。1917年,年僅十五歲的周廷旭進入天津新學書院(Anglo-Chinese College of the London Missionary Society in Tiensin)就讀,但未完成四年學業便於1920年赴美,在哈佛大學學習藝術史、建築與考古學。隔年,他轉至波士頓美術館學習西畫。1923年,他前往法國,並於1925年錄取英國皇家藝術學院,師從華特·席格(Walter Richard Sickert)和喬治·克勞森(George Clausen)。完成學業後,周廷旭於1931年回到中國,但作為一位熱愛風景寫生的畫家,他對於各地迥異景物的興趣使他難以在一個地方久留,他陸續前往爪哇島、南亞群島、東南亞、葡萄牙、摩洛哥和義大利等地旅行作畫,並在中國、英國等地舉辦展覽。1938年,他到達美國,並於1942年在紐約舉辦個展,之後定居美國,直到1972年逝世。
周廷旭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求學期間,幾乎獲得了他所選修學科的所有獎學金與獎項,包括最具權威的特納(Turner)金獎,這也是該獎項首次授予外國藝術家。同年1930年,他被提名為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,成為該會唯一的中國籍會員。他在倫敦舉辦的兩次展覽均獲得高度評價,甚至吸引了英國瑪麗皇后親臨畫廊觀展,對其作品讚賞有加,並購買了一幅作品。次日,他的畫作便被搶購一空。因此,當周廷旭歸國時,《字林西報》對他進行了熱烈報導,稱他為「最有前途」的年輕畫家,並讚揚了他「出色的西畫功底」。此外,報刊還報導了他的社交圈和日常生活,如民國前財政部長黃漢樑、孫中山之子孫科、時任元帥張學良,以及滬上中外名流如宋子文、張嘉璈、梅蘭芳、林語堂等都與他有所往來。
作為一位傑出的華人藝術家,周廷旭受到了海外藝術界的熱切關注,然而他的繪畫作品常被貼上「東方」標籤,儘管他本人並不認同這一看法。當時中國國內也主要聚焦於他的成就和展覽宣傳,卻很少深入探討他的藝術風格。大英博物館東方繪畫館前館長、著名東方藝術研究學者勞倫斯.比尼恩(Laurence Binyon)曾讚揚周廷旭過人的天賦,並指出他沒有像許多早期的東方留學生畫家那樣,學了一半便急於創作「混血兒」作品,而是徹底掌握了歐洲的油畫技巧。與眾人背道而馳的周廷旭並未選擇「中西融合」的速成捷徑,而是在英國各地遊歷,感受不同地區隨氣候變化的風景,並將這些感受表達在畫布上。因此,他的藝術顯得更具個人性、純粹性和率真性。這種獨特主要源於周廷旭對自我身份的清晰認知。在他看來,在東方或西方的身份標籤之前,他首先是一個感知的主體。他重視「感覺」,注重表現自然的鮮活靈動,除了關注自己的感知與觀點,同時他也強調繪畫技巧的成熟能否呈現出純粹的油畫語言。如果他選擇用西方技巧進行創作,純粹是因為他「感受」到了這種需求,這賦予他的作品率真和個性。正如他曾說道:「藝術無關東西。我想好好地欣賞大自然的美妙景色,並希望將這種美妙帶給大家。自從有機會旅行,我在自己的祖國領略了自然之美、建築之美和繪畫之美,這促使我去學習藝術……在英格蘭和歐洲大陸,我大開眼界,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: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,有朝一日,藝術將成為一種新的世界文明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