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尋台灣鄉土之美—何文杞
追尋台灣鄉土之美—何文杞
師承陳澄波、廖繼春、陳慧坤等前輩畫家的何文杞,創作歷程緊扣台灣的社會發展變遷,歷經日治時期到國民政府來臺之劇變,從保存鄉土文化到支持民主運動,再到關注原住民文化與山海萬象間的環境議題。時間的齒輪不停向前,社會迭代更替,他的創作也隨之而動,不變的是始終如一的藝術使命,致力提升台灣社會整體文化水平,使臺灣藝術家可以大方走向國際舞台。
作品:玉山晨曦百合開泰
年代:2006
媒材:水彩、紙本
來源:台南新營文化中心何文杞個展-「台灣鄉土是我永遠的愛戀」
向自然與大師學習的青澀年代
被媒體譽為台灣新本土主義之父的何文杞,是南台灣少數接受過現代美術教育的大師。回顧其創作生涯,1931年出生於屏東大埔,少年何文杞在繪畫上的初試啼聲,是受二戰局勢影響下的戰爭意象。戰後,進入屏東師範學校就讀,畢業後自請至高雄六龜任教,因六龜特殊而壯麗的地貌,開啟他以彩筆向自然取景之路。1952年,何文杞考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,執筆繪畫多年,一直到此時期,何文杞才真正接觸正式美術教育。師大求學期間,圖書館中日本時代遺存的東西洋美術史冊令他視野大開,徜徉於西洋大師作品與西方現代藝術發展的何文杞,開始嘗試現代藝術創作,夢想成為下一位畢卡索,期許自己如畢卡索讓西班牙聞名於世般,帶領台灣走向世界。
走出國境後才知回歸本土
帶著成為畢卡索的野心到海外開個展的何文杞,才意識到聞名世界的真正途徑,不是該去成為誰,而是思考自己是誰、來自哪裡。何文杞曾回憶道,當時西方人印象中的台灣,是福爾摩沙,是座美麗島。「聽說美麗島很美,那麼美麗的島你不畫?不畫自己的文化?」一位藝評家的當頭棒喝,讓他不再想要成為畢卡索,而是回望自己出生成長的故鄉,發掘家鄉的美好。
作品:三弧馬背
年代:1980
媒材:水彩、紙本
作品:小木窗
年代:1988
媒材:水彩、紙本
作品:古厝一角
年代:1983
媒材:水彩、紙本
回歸鄉土文化的創作後,如何表現台灣特色又不失個人色彩,成為何文杞對自己的叩問。1970年,何文杞赴日參加大阪萬國博覽會,曾經書本上的西洋大師作品,躍然於眼前,雷諾瓦的草地脫離扁平至柔軟,林布蘭的光影充滿靈魂與感情。親眼得見原作的感動,使何文杞大受啟發,作為他代表性視覺元素的「馬背」便於1970年代末誕生。爾後,以特寫鏡頭描繪台灣古厝建築特色與農村日常之筆,鮮活呈現台灣傳統生活與土地之美,成為在工業化發展下,保存台灣鄉土文化記憶、漸消的農村景象之重要材料。數十年不變的創作熱忱,使他在臺灣鄉土畫家中居於領導地位。